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21年总结
Table of Contents
马克思主义 #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
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并由后人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那个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指引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行动指南。
构成 #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科学社会主义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基本立场 #
- 以无产阶级的解放和全人类的解放为己任
- 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美好目标
- 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基本观点 #
- 关于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 关于事物矛盾运动规律的观点
- 关于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的观点
- 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
- 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观点
- 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
- 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观点
- 关于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一般规律的观点
- 关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的观点
- 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
- 关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本质的观点
- 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观点
- 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观点
- 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观点
- 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特征和建设规律的观点
- 关于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发展思维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基本方法 #
- 实事求是方法
- 辨证分析方法
- 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分析方法
- 历史分析方法
- 阶级分析方法
- 群众路线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创立条件 #
- 社会两极分化,工人极端痛苦(社会、阶级条件)
- 经济危机频发(社会、阶级条件)
- 19世纪科学三大发现(自然科学前提)
创立条件(思想条件) #
- 德国古典哲学
- 英国古典经济学
- 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
德国古典哲学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是亚当斯密和大卫。一方面,他们把资本看作是永恒的自然关系;另一方面,他们极力掩饰工业革命过程中就已经暴露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冲突,断然否定资本主义存在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空想社会主义是昂利、沙尔、罗伯特。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深刻批判,阐述新社会制度产生的必然性。但是,对世界历史发展动力和资本主义社会前途等问题的理解上不足。
发展 #
列宁对其进行发展,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启发全世界。
特征 #
特征 | 体现 |
---|---|
科学性 | 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吸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成就。建立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 |
革命性 | 马克思主义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阶级基础是革命的无产阶级,是指引进行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指引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发展的行动指南。 |
实践性 | 马克思主义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接受检验,随实践不断发展。它直接服务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改造世界。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坚持与社会主义运动的结合。 |
人民性 |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无产阶级这种先进阶级才能解放全人类。 |
发展性 |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思想体系,不断吸收人类最新成果,不断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中国也完善和发展了它。 |
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的特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使命,展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
当代价值 #
马克思主义非但没有过时,而且焕发生命力。
当代价值 | 解释 |
---|---|
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 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给予透视时代风云的目光;给予展望未来世界的眼光和定力 |
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 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旗帜,走向革命胜利 |
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 仍处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变化的大时代 |
青少年学习马克思主义 #
重要性: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光明前景。
- 要有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
- 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
- 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 要自决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哲学 #
*世界观P20 #
人生活在世界上,需要对世界有一个总体的看法和把握。即世界观。
*方法论 #
*哲学是什么P20 #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总结,提供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思考。
*哲学基本问题P20 #
哲学把世界万物归结为两大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人类的活动也可以归结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研究两大现象和两大活动都需要涉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故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P21 #
对“思维和存在究竟谁是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P21 #
对“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问题的不同回答。
*回答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P21 #
解决其他一切之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解决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才能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发展规律。
*物质的定义P21-22 #
旧唯物主义把物质定为原子,是具体的物质形态;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是客观实在性。强调从能动性出发去解释物质。
即: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P22 #
-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界限。
- 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 体现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的缺陷。
-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基础。
*运动(物质的基本属性)P23 #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但是又保持某种相对静止。相对静止是稳定状态,包括空间暂时不变和性质暂时不变。
*运动和静止的对立统一P23 #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变动性和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稳定性和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包含,构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时间与空间(物质的存在形式)P23 #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时间(一维性)和空间(三维性)与物质的运动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具体物质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整个世界的时间和空间是无限的。
社会和自然界P24 #
- 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被分成自然界和社会。
- 自然界是人生活于其中的客观世界。
- 社会是随着人类产生而出现的新的物质存在形态。是人类对自界开展实践活动过程中出现的有机系统。
劳动实践P24-25 #
- 劳动实践是人存在的方式,是社会形成的基础。
- 劳动实践使人和自然存在物区分开来。
意识的定义P25 #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起源P25 #
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起决定性作用。是客观内容和主管形式的统一。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P26 #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意识的能动性的表现P26-27 #
-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 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辨证统一P27 #
-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 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P27 #
- 从实际出发是前提。
- 实践是基本途径。
- 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具体体现P28 #
体现为历史趋向和主体选择的关系。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趋向和主体选择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及其体现P28 #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统一于物质。
- 体现在意识统一于物质。
- 体现在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体现P29 #
-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 人类获取生活资料的活动是物质性的活动。
-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联系的特征P30 #
- 联系具有客观性。
- 联系具有普遍性。
- 联系具有多样性。
- 联系具有条件性。
*发展的实质P32 #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合乎历史前进方向的东西;旧事物是丧失历史必然性的东西。
新事物为什么是不可战胜的P32 #
- 新事物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 新事物对旧事物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添加旧事物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P33-36 #
- 内容与形式
- 本质与现象
- 原因与结果
- 必然与偶然
- 现实与可能
*规律的特征P36-37 #
规律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P37 #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有: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对立统一规律的重要性P37 #
-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解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线索。
-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矛盾分析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矛盾及其基本属性P37 #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斗争性)和统一(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同一性指的是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斗争性指的是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辅相成,是统一的。
*矛盾的作用P38 #
同一性的作用:
- 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 同一性使矛盾双方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有利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 同一性规定了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斗争性的作用:
- 斗争性促进双方力量变化,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 斗争性是一种矛盾统一体转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P38-39 #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旧的矛盾解决了又会有新的。
矛盾的特殊性
各具体事物的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特点。体现了事物的不同性质。
它们是辩证统一的。矛盾的普遍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即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即个性。事物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也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P39 #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事物由各种各样的矛盾构成,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在每一对矛盾中,处与支配作用的一方即矛盾的主要方面,起主导作用。
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P39 #
两点论
即不仅看到矛盾体系中的主要矛盾和主要方面,还要看到次要矛盾和次要方面。
重点论
即要把握主要矛盾和主要方面,并作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才能把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主要方面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运用到工作中。这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地看,又要看主流和发展趋势。
量变质变规律P40 #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基本状态和形式。它们的相互转化构成了量变和质变的规律。
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P40 #
-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 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
- 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融会贯通。
否定之否定规律P41 #
事物由肯定和否定组成。肯定部分是维持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部分是促使事物灭亡的因素。否定上升到支配地位时,事物回由肯定走到自身的否定,再走向更高阶段的肯定,即否定之否定。
事物自己发展自己的过程构成了否定之否定规律。
*辨证否定(扬弃)的基本内容P41 #
-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才能由旧事物转向新事物。
-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
- 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克服消极因素保留积极因素。
*否定之否定的特征P42 #
事物的发展经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阶段,构成一个周期。周期之间连续,使得事物发展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
否定之否定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前进性体现在:
- 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带来新阶段。
- 前一周期的终点是下一周期的起点,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
曲折性体现在:
- 回复性。即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
- 但是,曲折性终将为事物发展开辟道路。
唯物辩证法定义P42 #
唯物辩证法作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的特征P42-45 #
-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唯物主义、辩证法、认识论的统一。
- 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
- 矛盾分析方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实践及其形式特征P57-58 #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 直接现实性:实践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构成实践活动的要素,例如主体客体手段都是客观存在;实践的过程和发展都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实践能引起客观世界的某种变化,把人脑中的观念变为现实存在。直接现实性把实践和主观认识区分开来。
- 自觉能动性:人的实践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
- 社会历史性:实践主体处于社会中。且社会性决定了历史性。实践活动能够受到历史环境的制约。
*实践中的主体客体辩证关系P59 #
实践主体即能动人,客体即实践对象,中介即工具或手段,程序或方法。
实践活动中,主体客体关系包括三点:
- 实践关系: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
- 认识关系:实践的主体和认识的主体在本质上相同;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
- 价值关系:主体改造客体实际上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
实践活动中,主体和客体可以不断变化,因此存在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
- 主体客体化:人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其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结构上、功能上的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本不存在的物。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物化体现,是主体的本质力量通过实践活动沉淀、凝聚在客体中。人的大部分实践活动都是主体客体化(即主体的精神具体化了)。
- 客体主体化: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因素,客体变成主体的一部分。例如人开车,则人车合一。
- 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是人类实践活动不可分隔的两个方面,它们互为前提和媒介。人类通过此解决世界的各种矛盾。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P61-63 #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在认识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内容是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产生发展。
-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人类科技发展。
-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满足生产生活需要。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真理不是自封的。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P62 #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间接经验是书本或传授中得到的经验。
因此不仅要努力学习,而且要实践。
*认识过程及其规律性P63 #
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的发展过程,既表现为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具体认识过程;又表现为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P65 #
- 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能动的反映论。
- 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物质活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特点P65 #
- 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其把实践的观点作为整个认识论的基础,以实践的观点阐述人的认识活动及其规律。
- 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例如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等辩证关系,揭示了认识过程的辨证性质。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定义P67 #
- 感性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认识。是曾经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对象的形象再现。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层次递增。具有直观性的特点,但局限性是不够深刻。
- 理性认识是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层次递增。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P68 #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这种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
-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如何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P70 #
积累足够的感性材料,然后充分思考。
为什么要从认识到实践P71 #
-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
- 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实践与认识的辨证运动P72-74 #
实践与认识的辨证运动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周期,是波浪前进,螺旋上升的。
一个阶段完成了,可以说“是完成了,但是没有完全完成”。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强调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因此要知行合一。
*真理及其基本属性P75 #
真理的定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必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拓展深化。
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其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意识的客观内容。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客观性直接决定了其一元性。即在同一条件下,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其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真理的表现形式是主观的,对同一个真理可以有很多表示方式,但是实际上说的是一个东西。因此尽管表现形式各异,仍然满足一元性。
真理的绝对性
即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 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真理是主客观的之间的符合,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 发展的无限性:从认识论的角度讲,人类能够正确认识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每个周期的每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真理的相对性
即人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挥赞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和不完善的。因此任何真理都是近似正确,相对正确的反映。
- 有限度的:广度不够。只是世界某一阶段某一部分地认识。
- 不完善的:深度不够。只是对一定层次,一定方面的认识。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它们是辩证统一,不可分割的。
- 二者相互依存: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正确认识都局限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的,但是在这一范围内的认识是正确的。
- 二者相互包含:绝对性包含在相对性中,真理只是对某一条件下某一范围的世界的正确反映;相对性包含并表现绝对性,……。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P80 #
谬误的定义
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歪曲反映。
- 真理和谬误是一对永恒矛盾,它们是对立统一的。
- 真理和谬误相互对立。在一定条件下是绝对的,非黑即白。
-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它们对立的绝对性仅限很小范围内,超出此范围就是相对的。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表明,真理总是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真理的检验标准及其原因P83-84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符合。可见检验真理的标准既不能是主观认识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所以需要实践作为纽带。
- 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因此,实践可以把认识转换为现实,只需要比较此现实是否与设想相符合。
逻辑证明只能作为辅助,其只能回答是否符合逻辑,而不是是否符合现实。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P85 #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确定性的,也是不确定性的,是二者的统一。
确定性
即绝对性。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唯一性。离开实践,再也没有其他标准。虽然当前可能无法检验,但是不断发展的实践终究可以进行检验。
不确定性
即相对性。任何实践都受到主客观条件制约;实践是历史的实践,会受历史条件限制。
实践检验真理不是一劳永逸的,对真理的检验不可能一次性完成,而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永无止境地进行。
价值的定义P86 #
价值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关系,表现为人与满足某种需要的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其离不开主体的需要,也离不开客体的特征。其具有主体的特征和客观的基础。
价值的特性P87-88 #
- 主体性: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存在;价值关系的形成依赖于主体的创造。
- 客观性:一定条件下客体对主体的意义不依赖于主体的主观意识而存在。主体的存在和需要是客观的;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也是客观的。
- 多维性:价值关系具有多样性。对于同一个客体,可以有审美价值、经济价值、……。
- 社会历史性:价值关系中的主体和客体不断变化,导致其价值判断也会改变。
价值的评价及其特点P88-90 #
评价中,主体以自身的需要作为内在尺度评价客体,因此不能避免其中的差异性。
- 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 评价结果与主体直接相关。
- 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情况和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认识。
价值评价不仅要判断客体对个人的意义,更需要对于群体和社会的意义。因此价值评价要以真理为依据,要与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一致。
价值观P90 #
人们对于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的基本观点。
*真理与价值的统一P91-92 #
人的实践活动受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共同制约。
实践的真理尺度
即实践活动必须遵守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理。按照真理进行实践活动,才能取得成功。
实践的价值尺度
实践中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体现了人类活动的目的性。
- 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是辩证统一,密不可分的。
- 价值尺度以真理尺度为前提。否则无法满足人类需要,价值尺度也就偏了轨道。
- 价值尺度推动人们不断探寻真理。否则真理就失去了主体意义。
- 由于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价值尺度和真理尺度的辨证统一也是具体的、历史的(可以通过实践进行检验)。真理会逐渐向绝对转化,人们的需求也会逐渐更加多元。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P92 #
认识世界
解释世界,为改造世界提供理论指导。主体能动地反映客体,获得关于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知识,探索和掌握真理。
改造世界
人类按照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需要,改造事物的现存形式。
辩证关系
-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统一的。
- 认识世界有利于改造世界,因为正确认识是改造的前提。
- 改造世界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
-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矛盾关系
-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矛盾的关系。人不会满足于当前世界的形式,世界也不会主动满足人。
- 主观和客观的矛盾是人类实践的基本矛盾,是改造世界的动力。
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及其辩证关系P94 #
辨证统一,不可分割。只有改变了主观世界才能更好改造客观世界。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才能深入改造主观世界。
*社会主义历史观的基本问题P106 #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即存在和意识前面加个社会)
唯物史观P106-107 #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整个生活的过程,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了人们的意识。
*社会存在的构成P107-109 #
社会存在又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生活生产的自然基础。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加速或减速作用。自然环境的作用大小受社会发展情况的制约(受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制约)。自然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 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制约和影响作用。人口的稠密和素质对色会发展起加速或减速的作用。人口因素也受社会生产状况和社会制度的制约。人口因素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 物质生产方式:人为了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其意义见下。
物质生产方式的意义:
- 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前提。(“一个民族哪怕一个星期不劳动就会灭亡”——马克思)
- 决定社会的结构、性质、面貌,制约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 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的更替。
*社会意识的构成P109-111 #
社会意识根据主体不同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 个人意识:个人的生活经历等,是个体实践的产物。
- 群体意识:群体成员共同的意识,群体实践的产物。
社会意识根据不同的层次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 社会心理:低层次的社会意识,是不系统的,不定型的,感性的,表达人的感知、情绪。
- 社会意识形式:是高层次的社会意识,是系统的,定型的,是理性的。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是诸如法律、道德等反映社会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的意识形式(组成见下表);非意识形态是自然科学、语言学等不反映社会阶级和经济关系的意识形式。
意识形态的组成 | 解释 |
---|---|
政治法律思想 | 随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是最直接、最集中反映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在各种意识形态中起主导作用。 |
道德 | 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
艺术 | |
宗教 | 支配人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脑中的虚幻的反映 |
哲学 | 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和思维认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P111-112 #
-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因为社会意识产生的基础是实践。
- 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社会意识是在生产中由于交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意识也会发生变化。
-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等方式反映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的相对对立性的表现P112-113 #
社会意识在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的发展规律。
- 表现在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发展是不完全同步和不平衡的。这时,社会意识就会加速或减速社会的发展。
- 表现在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 表现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能动的反作用。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作用于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独立性的突出表现。这时,社会意识就会加速或减速社会的发展。
社会意识发挥作用和人民群众的关系P113 #
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在与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一种社会意识的作用与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联系在一起。
*生产力的定义和组成P116-117 #
马克思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人们需求的物质资料,因此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
生产力
即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其式和和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的四个因素
如表。
生产力的因素 | 解释 |
---|---|
水平 | 生产发展的程度 |
性质 | 主要取决于劳动资料的性质 |
状况 | 生产力水平和性质的统一 |
发展要求 | 上述三方面紧密联系,指出生产力需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
生产力的组成要素
劳动资料(例如生产工具,是劳动过程中需要利用的物质资料、物质条件)、劳动对象(一切自然物质都可能)和劳动者。
*科技和生产力P117 #
- 科技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
- 科技应用于生产过程,与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等因素结合,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引起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提升生产效率。
- 科技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生产关系的定义和组成P117-118 #
生产关系
即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是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物。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其他关系都受它制约。
生产关系的组成
包括三点:
-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是进行生产的前提,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 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 产品分配关系
*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P118-120 #
-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不可分割的,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 总体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在二者的关系中是支配地位。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关系都是适应一定生产力的发展需要而产生;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产物。
-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起生产力发展推动作用,反之起阻碍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意义P120-121 #
二者互相适应,互相调整的过程。实际体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
意义:
- 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的思想体系,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 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指定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依据。
*经济基础P121 #
经济基础
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同一时期,具有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其社会性质。
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因此经济体制与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自我完善起到重要作用。
*上层建筑P121-122 #
上层建筑
即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上层建筑的组成
意识形态、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政治组织。
观念上层建筑
意识形态即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
政治上层建筑
即政治法律制度、设施和组织。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行政制度、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制度、组织和设施。政治上层建筑居上层建筑的主导地位。
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的关系
政治上层建筑是在观念上层建筑的指导下建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建立,就控制了国民的观念上层建筑。
国家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是依靠强制性或暴力手段以及征收赋税来维系的。国家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将阶级冲突控制在秩序的范围内。国家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为保障自己在政治上作为统治阶级服务。国家在进行政治统治时,也起到管理社会生活的作用。当社会和国家趋于统一,国家消亡。这之间的过渡过程时无产阶级专政。
国体和政体
国体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即谁是统治阶级,谁是被统治阶级;政体是国家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统治。一般来说,国体决定政体。资本主义民主显示出很多弊端;社会主义民主已经体现出巨大的优越性。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P124-125 #
上层建筑一定要是和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产生、存在、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的政治条件;任何上层建筑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能在经济基础中得到说明;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带来上层建筑的变更。
-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提供服务;统治阶级维护自己在经济基础上的统治地位和根本利益;如果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就会推动社会进步,反之阻碍。
-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如果是同一性质的二者,上层建筑中的不完善部分,未反映经济基础要求的部分会产生矛盾;如果是不同性质的二者,则经济基础同旧上层建筑的残余、未来上层建筑的萌芽之间的矛盾;如果是上升阶段,则上层建筑一般能够适应经济基础;如果是下降阶段,则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矛盾变为对抗性、全局性矛盾。
-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发展方向、调整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而进行变革;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必须取决于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水平。
社会形态P126 #
社会形态
即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其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是三者的统一。
经济形态
是社会形态的基础,因为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有决定性意义。
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是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一定的社会形态一定要通过社会制度的方式呈现出来。
*社会形态的更替是有规律的P125 #
社会形态更替的基本趋势
马克思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决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基本趋势。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性的前提是多样性。社会形态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根源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和人们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
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客观规律性)
把全部社会关系看作生产关系再看作生产力,社会发展就可以看作自然历史过程,具有规律性。也就是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
社会形态更替中,人的历史选择性
规律的客观性不否认人的能动性。历史选择性包含三重含义:
- 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 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是一个主观选择性和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和曲折性
社会形态更替表现为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顺序性与跨越性的统一。其中,前进性和顺序性是“扬弃”的结果,但不否认曲折性和跨越性(例如倒退、反复)。
*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P130 #
由于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动力。
这一基本矛盾的运动从根本上决定了各种社会矛盾的产生和发展、关系和转变,决定了社会形态的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P131 #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在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与发展。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生产力和恒产关系的矛盾。
- 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社会主要矛盾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P133-136 #
社会主要矛盾
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具体领域的矛盾,往往是社会的基本矛盾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和折射。
社会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可以互相转化
主要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
主要矛盾的作用
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政党正确判断形势和确立工作重心的客观依据。社会主要矛盾及其转化原理,对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P137-139 #
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社会现象,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社会革命的实质和作用P140-141 #
广义社会革命
即社会生活的全面变革。
狭义社会革命
只是社会形态的变更。
根源
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生产力的发展和旧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发展和旧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社会革命的根本原因。
作用
主要有
- 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 是实现社会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 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 极大地锻炼教育包括革命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
- 无产阶级革命将为消除阶级对抗,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进步创造条件。
改良主义
是社会发展的绊脚石。
社会改革及其作用P143-144 #
社会改革
是同一种社会形态下的量变和部分质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当社会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但是不足以引起社会革命时,在不改变基本社会制度的情况下,使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使经济基础适应上层建筑,从而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P144-146 #
科学和技术
是辨证统一的。科学和技术日渐融为一体。
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 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科技革命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
- 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例如手机电脑。
- 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能够运用新的理论工具和现代化技术手段研究新东西。
*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P146-147 #
- 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够:环境污染,过度放牧,水体破坏……
- 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往往被用作剥削压迫人民的工具。霸权主义凭借科技优势入侵他国、转嫁危机。
唯物史观产生的群众史观和唯心史观产生的英雄史观P147-150 #
群众史观
认为历史的创造者不是个别英雄,而是人民群众。唯心史观在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时,坚持如下原则:
- 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来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强调人与社会的统一。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 立足于整体社会历史过程来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历史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演进过程,不是个体的历史的简单堆砌。
- 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谁是历史的创造者。符合经济运动必然性的力量的人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 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P150-151 #
人民群众
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是社会中的绝大多数。无论在哪个历史时期,都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在中国,是指拥护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人。
-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在创造历史中起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在基本矛盾解决的过程中,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是具有变革旧生产关系愿望的社会力量,是主张变革旧社会制度和观念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
-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劳动群众。
-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艺术家思想家。
-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要求改进生产关系,是社会革命的主力军。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局限因素P152 #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 经济条件:是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生产力水平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 政治条件:在不同政治制度下,人民群众的地位和权利不同,因此发挥作用不同。
- 精神文化条件:消极落后的文化会削弱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积极先进的反之。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P153-154 #
- 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路线
-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
*历史人物及其作用P154-155 #
唯物史观虽然强调人民群众的重要性,但是不否认个别人物的作用。
- 有的历史人物推动历史前进,有的阻碍历史前进。
- 杰出人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者,在发展进程中,新的历史任务被他们首先发现、提出。
- 先进阶级特别是无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提出的思想能称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为群众指明革命斗争的方向,起到领导核心的作用。
- 剥削阶级的政治代表利用其权利在某种条件下满足了社会需要,对历史发展也起到促进作用。
- 杰出科学家、思想家、艺术家等的创造性活动对人类科学文化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必须明确,不管是什么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什么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客观发展规律的制约,而不能直接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进程和方向。
对于历史人物的作用,应当辨证分析,既要高度肯定带领人民群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功绩,又要指出它们在行动和认识上的历史局限性,对错误和失误不应回避。
历史人物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不能将历史人物和社会环境割裂,否则就会夸大个人作用。对于历史人物作用的分析,坚持历史分析法(比较此人物相比于其祖先多提供了什么东西、历史局限性;顺应历史发展要求则是有用的,不顺应反之)和阶级分析法(阶级因素能带给历史人物局限性)。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商品经济的关系P160 #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形成与商品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
简单商品经济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
发达商品经济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
*商品经济产生的原因P160-162 #
自然经济的特点
社会由分散的、单一的经济单位组成。排斥社会分工,生产规模小。
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商品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模式。1.存在社会分工;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劳动产品用于等价交换,就是商品经济)。
*商品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P162-163 #
商品两个属性
用于交换,所以有价值;用于满足人们某种需要,所以有使用价值。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
即商品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商品的实用价值不是满足生产者自身需要的,而是满足别人的需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那么它旧没有价值。
价值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耗费。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对于物品,只有其是劳动产品并且用于交换才有价值可言。商品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间的社会关系。
交换价值
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的比例。其取决于价值而非使用价值。使用不同价值的物品之所以能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有价值。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价值和使用价值的辩证关系
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对立统一的,二者不可兼得。对立性:要获得价值,就必须放弃使用价值;要获得使用价值,就必须放弃价值。统一性: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具体劳动
生产一定实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抽象劳动
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劳动的二重性
抽象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决定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任何一种劳动都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和一般的抽象劳动。
劳动的二重性和商品二因素的关系
劳动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二者不可兼得。对立性:两种劳动分别反映劳动的不同属性,具体劳动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统一性:两种劳动是同时存在的,在时空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
商品价值量的确定
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确定,由简单劳动时间衡量。价值量由劳动者的劳动量,即劳动实践计量,但是这个实践不是生产商品个别的劳动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劳动生产率变化。劳动生产率越高,生产每件商品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价值量也就越低。劳动生产率可以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商品的数量测算。
简单劳动
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与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
复杂劳动
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
少量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量等于多量的简单劳动。
简单劳动复杂劳动对价值量的决定
价值量由简单劳动进行衡量。复杂劳动自动转换为简单劳动。这一过程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实现。
*商品的价值形式P165 #
价值形式的发展
经历四个阶段,即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马克思论证价值形式的意义
揭示了价值的本质,说明价值是一种社会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揭示了货币产生的必然性和历史性,指出货币和商品生产是紧密联系的。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P165 #
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货币的作用
随着货币的产生,商品世界分为商品-货币两个极端。这使商品内在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矛盾转化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之间的矛盾,从而有利于解决商品交换的困难,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它不可能解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甚至会扩大此矛盾。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P166-168 #
价值规律
即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价值规律贯穿于商品的生产和交换过程,对二者同时进行支配。
商品经济中的价值规律
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在价值周围自发波动。这是供求关系导致的。从长时间看,超出部分和低于部分都会相抵,所以平均价格是价值。
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作用
价值规律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体现其作用:
-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某些部门过快会浪费资源,过慢会托后退。
- 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率和挣钱的关系。
- 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生产条件好、有技术的生产者会挣钱。
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的消极影响
价值规律自发调节时长资源配置时也会产生消极影响:
- 导致社会资源浪费:其自发调解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时可能会调节得不平衡。
- 阻碍技术进步:获得新技术的生产者为了竞争,会拒绝公开其新技术。
- 导致两极分化:使生产条件好、有技术的生产者致富,但是其他生产者贫穷。
*私有制经济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P165,P168-170 #
基本矛盾
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它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是商品经济各种内在矛盾的决定者。
私有制商品经济下劳动的二重性
劳动既是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也是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其中,社会劳动由社会分工决定,私人劳动由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决定。
社会劳动和社会分工
每个商品生产者都从事特定商品生产,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依存,彼此交换所生产的商品,因此,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都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
私人劳动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
每个商品生产者都独立地进行商品生产,独立地拥有自己生产出来的商品,并自负盈亏。因此,生产劳动是按照自己的利益要求进行的。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对商品经济的决定性作用
体现在三个方面:
- 决定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发展过程。因为商品经济的本质是交换,只有通过交换才能把私人劳动转换为社会劳动,才能解决此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 是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矛盾是由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决定的。在进行交换时,具体劳动不能接近进行量的比较,只能先转换为抽象劳动再进行比较。具体劳动如果要转换为抽象劳动,其前提是其承载的私人劳动能否转换为社会劳动,为社会所承认。如果私人劳动不能转换为社会劳动,则意味着具体劳动无法转换为抽象劳动,则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无法得到解决,则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矛盾也就无法得到解决,反之同理。
- 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如果私人劳动能转换成社会劳动,那就意味着商品被售卖出去了,则商品生产者就能生存下去和进行再生产。反之同理。
私有制经济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劳动和私人劳动的矛盾进一步变成了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生产的相关前置知识P171-184 #
资本家如何剥削劳动者
看似是通过等价交换的方式换取劳动者的劳动再生产价值,实际上是在赚取劳动者无偿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实际上,资本家对于工资一定的情况下,买到的这个工人的再生产的劳动力的价值是一定的,这个时候如果让工人多生产一点,工人就相当于无偿创造了剩余价值,这些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吮吸走了。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决定性动机
无休止地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赚的钱就是剩余价值那部分。剩余价值就是对工人的剥削。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的两重性
资本主义生产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一个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下,劳动的两个特点
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劳动的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价值增殖过程中的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价值增值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其劳动等于必要劳动(等于资本家雇佣的这些工人的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劳动(这些工人付出的劳动中,超过资本家雇佣付出的价值的那部分值)。必要劳动本身等于工人出卖的商品劳动力的再生产的价值,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等于剩余价值。剩余劳动体现了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
资本的定义
即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必要劳动价值
受雇佣的工人再生产创造的那些和用于雇佣它们的可变资本等价的价值。
剩余价值
由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
资本的两种形态
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资本主义所有制下,劳动力也是商品(是被雇佣者出卖的自己的劳动力作为商品。),也是资本家的资本。)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P185-186 #
这两类资本的分类标准
即根据上述的资本的两种形态进行分类。
不变资本
即以生产资料为形态存在的资本。这些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不会发生价值增殖(不改变自身的价值量),因此称为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
即资本家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这部分资本的价值不被转移到产品中,而是通过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再生产出来的价值可能大于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多出来的这部分就是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中的劳动者创造的。
把资本区分为可变资本和不可变资本的意义
如下2条:
- 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表明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买来的劳动者创造的,雇佣劳动者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
- 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即下面的公式)。
剩余价值率公式
即剩余价值比可变资本,或者剩余劳动比必要劳动。即:多出来的部分比原有的部分。这体现了资本家的剥削程度。
*剩余价值的两种生产方法、什么是超额剩余价值P187-188 #
包括两种方法,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延长总的劳动时间或者通过提升工作强度(速度)来尽量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常见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在总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提升劳动生产率,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调整剩余劳动时间在总劳动时间中的占比。主要体现为企业争相改进技术,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最终行业的必要劳动时间都缩短了,整个资本阶级普遍获得了更多的剩余价值。常见于资本主义发展后期,以科技提升为主导。
超额剩余价值
即企业由于提升了劳动生产率,使得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企业不断改进技术,提升劳动生产率,就是在追求超额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共同点P187-188 #
都是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尽量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P190-191 #
资本积累的定义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资本积累学说的意义
如下四条。
- 是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极分化的原因;
- 揭示了资本主义失业现象的本质;
- 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命运。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如果资本家把获得的剩余价值全用于个人消费,生产规模维持不变,则称为简单再生产。即生产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因为很显然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中的必要劳动能够维持其进行周而复始地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资本家把获得的剩余价值出了用于个人消费,还用于扩大生产规模(追加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可以理解为除了简单再生产的周而复始外,还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投放进去,因此生产就在更大规模下重复进行。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扩大再生产的目的是榨取更多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的本质
用于进行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关系
扩大再生产的源泉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的剥削。
资本积累与贫富差距两极分化的关系
资本积累是依靠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实现的,随着规模的扩大,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在资产阶级手中,无产阶级则只有少部分财富。
*资本的有机构成P191-192 #
资本的技术构成
从自然形式上看,资本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即二者的占比。二者的比例随着生产技术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变化。技术高了,更少的后者满足更多的前者的需要。
资本的价值构成
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之间的比例即资本的价值构成。
资本的有机构成
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能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的价值构成,称为资本的有即构成,用不变资本比可变资本的比值来表示。(即:资本的有机构成实际上是资本的价值构成。因为资本的技术构成能决定其价值构成,价值构成的变化能反映其技术构成的变化。)
资本积累与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的关系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的根源,由资本追逐剩余价值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所导致。提高的原因是这是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在这种情况下,可变资本相对量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减少。
相对过剩人口
劳动力的供给大于其需求。但是它并没有大于社会生产发展的绝对需要,而只是不被资本的价值增殖所需要了。
相对过剩人口的三种形式
流动的过剩人口、潜伏的过剩人口、停滞的过剩人口。资产阶级政府可以缓解失业,但是不可能解决失业。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P192-193 #
即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胜利。
随着资本积累,资本主义生产越来越有社会性,资本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与是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产生了深刻的矛盾。
随着矛盾增长,资本主义走向灭亡。
*资本循环及其条件P193-194 #
资本循环的定义
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产业资本循环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是三种职能形式循环的统一,
产业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产业资本的三个职能
如下:
- 购买阶段——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购买,属于商品流通过程,产业资本执行了货币资本的职能。
- 生产阶段——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按比例结合,从事资本主义生产以使价值增殖,产业资本执行了生产资本的职能。
- 售卖阶段——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产业资本执行了商品资本的职能。
资本循环的条件
如下:
-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并存。即其必须按一定比例以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方式同时存在。
-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实践上继起。即上述三种职能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
资本循环的条件的破坏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会破坏资本循环的条件,导致无法循环下去。
*资本周转P194 #
资本周转
资本不断地循环就是资本的周转。
资本周转的快慢
资本在循环中是增殖的,所以周转得越快,获得的剩余价值就越多。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有资本周转的时间和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者的比例构成。因此,缩短流动资本周转的周期即可加快资本周转。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和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P195 #
再生产
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连续不断地重复的生产就是所谓再生产。
社会总产品
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
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
社会总产品在形态上分为用于生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因此第一部类是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是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社会总价值的三个组成部分
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态上,又称社会总价值。它由包括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即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这是使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客观规律。具体表现在生产中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要得到补偿,生产中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要得到实物的替换。
解决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核心问题的要求
要使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关键在于两大部类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即要求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都既要满足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又要满足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否则将导致经济危机。
*工资的实质P196 #
工资的实质
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就是工资的本质。
“掩盖剥削”
工资表现为工人劳动的价格或者全部劳动的报酬,实际上模糊了其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工资的形式
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工资的变化
随着科技进步,劳动复杂程度上升,工人工资不断提高,但是与其剩余价值的增幅相比并不能算什么。
*生产价格和垄断价格P197-198,P217-218 #
剩余价值到利润的转化
资本家不关注不变资产和可变资产的区别,只是把剩余价值看作其资产总额的增加额度,即利润。
利润率到平均利润率的转化
在资本竞争下,资本会从低利润率的生产部门流向高利润率的生产部门,这就是利润率的平均化。这是不同部门的资本家期望按照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的结果。
社会平均利润率和资本的平均利润
社会平均利润率是即社会剩余价值总量和社会总资本的比例。对于一定的生产成本(即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按照平均利润率计算的其利润,就是这些资本的平均利润。
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
生产价格是生产成本和其平均利润的和。所谓生产成本就是不变资本+可变资本。这种转化反映了从小商品生产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历史过程。
以生产价格为尺度的新价值规律
市场价格的变动不再以价值为中心,而是以生产价格为中心。生产价格随着价值的变动而变动。这不违背价值规律,而只是价值规律的新实现形式。即“社会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等于社会商品价值总额“。
垄断资本的实质
即获取垄断利润。
垄断利润
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其限制了利润平均趋势,阻碍了资本在各部门间的自由转移,所以垄断资本家很可能长期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
垄断利润的来源
有四个,如下:
- 来自对本国劳动人民剥削的加强;
- 获得一些其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控制市场)
- 来自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的加强;
- 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而将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化为垄断利润。
垄断价格
垄断价格即生产价格+垄断利润;展开就是成本+平均利润+垄断利润。
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对市场的操控
垄断高价即出售商品的时候定高价;垄断低价即采购生产资料时出低价。由此,其抑制了价格波动,使价格长期背离生产价格或价值。
垄断资本主义下的价值规律
同样的,这也只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下的一种表现形式。社会总体还是满足价值规律的。社会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仍然等于社会商品价值总额。
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P198-199 #
- 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和作用;
- 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
- 阐明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斗争的根源;
- 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 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锐利武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P220-221 #
- 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
- 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
- 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例如为其提供市场、提升社会购买力。
- 宏观调节;利用财政政策等经济手段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进行调节。
- 微观控制。反托拉斯法(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公共事业规制(例如限制电力等部门的费率,防止这种天然垄断企业进行垄断)、社会经济规制(涉及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旨在克服垄断资本主义自身的矛盾和消极后果,促进社会稳定)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P221 #
- 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资产阶级国家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之上,代表整个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调节经济过程和活动,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狭隘界限。
-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促进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和提高。
- 国家通过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和提高。
-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农业、工业、商业、通信业和交通运输业现代化水平迅速提高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面貌改观,加快了现代化进程。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P228-229 #
- 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水平分工取代垂直分工,以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的跨国流动为前提,以跨国组织的生产为核心。
- 贸易全球化:商品和劳务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
- 金融全球化:世界各国各地区在金融业务和政策方面相互协调、相互渗透、相互竞争的不断加强,使全球金融市场更加开放、金融体系更加融合、金融交易更加自由的过程。
- 企业生产经营全球化: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分支机构,实行跨国投资与生产。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P230 #
-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
- 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
- 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保障。
*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P231 #
-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 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 推动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的发展。
- 促进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P231-232 #
-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低位和收益不平等、不平衡。
- 加剧了发展中国家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
-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济风险。
*我们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P232-233 #
- 不能把困扰世界的问题都归咎于经济全球化。
- 经济全球化不是一部分国家的独角戏;避免全球化是不现实的,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
- 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和机遇,不断扩大改革开放。
- 对经济全球化的风险保持清醒认识,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加强防范工作,切实维护我国经济安全。
- 要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引领经济全球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